再加上張金鳳時不時回鄉(xiāng)下打秋風(fēng),時不時帶一些張小月家里養(yǎng)的雞鴨魚,各種果蔬,張金鳳家里吃好喝好,后面還生下一個大胖兒子,一下在婆家站穩(wěn)了腳,后面城市拆遷,張金鳳又順利在娘家弄到一筆錢趕在拆遷買了一套房,等賠償款下來,這筆錢她自己收著,拆遷后又賠償了商鋪和大房子,她過上有車有房有商鋪的好日子。
再說二房,二房一共生下了三子三女,因為吸著別的人的血,二房的子女日子都過得不好。
先是二房的男丁,男丁里,都通過關(guān)系拿到了城里的工人工作,改革開放以后,又通過壓迫別的人的勞動力做起小生意,后面人人都買車買房,是村子里人人羨慕的對象。
而二房的子女里,大女兒嫁了本地鄰村的富戶,那家人家境殷實,因為有張家男丁的富裕在,也沒人敢小看和欺負這家的大女兒。
而大女兒有二伯娘時不時幫扶,又有城里的兄弟幫忙找農(nóng)產(chǎn)品銷路,成功在鄉(xiāng)下修了小洋樓,搞了養(yǎng)殖,是附近人羨慕的對象。
二女兒則嫁給了一個小老板,這小老板有自己的廠房,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,日子自不必說。
三女兒則是通過兄弟的介紹,嫁給了一個局長,這個局長是個二婚,但是沒有孩子,兩人一起以后,生了一個兒子,三女兒成為局長夫人,高高在上,不少人巴結(jié)她。
就可憐張小月一家人,所有人都被二房和張婆子奴役,一輩子活得摳摳搜搜的,白白為他人做了嫁衣。
不過,如果說張小月一家的悲劇,這張婆子是首害,張二伯就是背后出謀劃策的那個偽君子。
張小月在剛剛就看見了張二伯,當(dāng)張婆子站在屋檐跟前攔住張小紅等人,不然他們進屋子的時候,張二伯就在屋子門口探頭探腦,等看了幾眼,他就面無表情走進去了,整個人再也沒有出現(xiàn)。
表面上,張二伯是最孝順聽張婆子話的那個,但是重活一世,張小月看得明白,張婆子根本就是張二伯推在前面的一把刀,等張婆子占了好處,私下多半都給了二房的人享受了。
在張小月回憶這些的時候,張大壯家里傳來說話的聲音,緊跟著,一個有些耳熟的男人聲音傳來。
“愛國,還在你大壯哥家嗎?”
憨厚的張大壯迎出去,下一刻,恭敬的道,“二伯來了,快進屋子坐。”
張二伯張發(fā)家端著一個蓋著蓋子的碗,朝著屋子里走了進來。
等進來以后,張二伯諾諾的道,“小月,小紅啊,我這里背著你們奶,給你們送來一碗米粥,你們先喝著啊,你們奶奶年齡大了,年輕時候為了養(yǎng)大我們兄弟姐妹,吃盡了苦頭,到了現(xiàn)在,她受不得氣,你們都是好孩子,肯定不會和你們奶奶計較的吧?”
看這個話說的,軟硬兼施啊。
好像張小月等人要和張婆子計較,就不孝,只能活該被對方剝削侮辱。
見張小月等人沒有說話,張二伯嘆息了一聲,道,“你們奶啊,沒有壞心眼的,就是說話不好聽,她啊,一心一意都是為了你們好,小月啊,你看看,要不是你們奶奶給你找了這么一門好親,你現(xiàn)在哪里能吃香喝辣?嘖嘖,看看這衣服,這是新衣服吧?你們這些孩子啊,可得感恩,得記家里的恩情,別一個個都養(yǎng)成了白眼狼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