閱過此卷之后,梁帝、宋桓、宋良三人繼續翻閱著其他試卷。
宋桓只是默默地瀏覽,并未發表什么獨到的意見。
而宋良則截然不同了。
也許是因為周南順利通過了初試而讓他有些興奮,現在的他臉也不白了、氣也不喘了,正一邊激情翻閱著考卷,一邊盡情抒發著自己的意見。
“老三,老四!”
“你們來看這個!”
突然間,梁帝那略帶有些興奮的聲音,重新吸引了宋桓的注意力。
“父皇,發生了何事?”
宋桓連忙湊上了前去,只見梁帝舉起了手中的一份考卷,喜悅道:“這份答卷,你們應該都來看看!”
“朕閱了這幾份卷子,唯有這份,讓朕有種眼前一亮的感覺!”
“這份答卷的策論部分,寫得條理清晰,有理有據。”
“而詩詞部分,更是大氣磅礴,恢宏寫意啊!”
“老四啊,朕看著這幾句詩,怎么還頗有幾分你的影子呢!”
“哦?”宋桓笑著指了指自己的鼻子,“兒臣的影子嗎?”
梁帝點頭:“正是!”
“那次皇后組織詩會,朕讀過你的詩。”
“雖然只有寥寥幾句,但朕的印象卻很是深刻。”
“在此之前,朕從未讀過那樣的句子!”
“沒想到,今日在這份考卷上,朕竟然再次體會到了那樣的感覺!”
聽梁帝對宋桓贊不絕口,宋良略有些不悅地咳嗽了兩聲。
“咳咳咳”
“聽到父皇對這份答卷這般夸贊,兒臣可是越發好奇了。”
“不知道究竟什么樣的水準,才能得到父皇您這樣的青睞?”
梁帝隨手將卷子遞了過來:“你們親自看看吧!”
見梁帝對這份答卷贊不絕口,二人紛紛好奇地湊上前去。
大概看了幾行,宋桓心里便已經猜出了個大概。
如果沒有猜錯的話,這份答卷,正是林志煥的手筆!
林志煥本就擅長策論,所以他的策論部分會被梁帝贊不絕口,也是正常現象。
自從林志煥從自己這里拿走了詩集之后,更是狠狠惡補了五天,怕是早就已經把他自己給腌入味了。
他的作品里有幾分和自己相似,也實屬正常。
宋桓先前愿意對林志煥出手相助,一來是看他為人誠懇踏實,二來也是想在文淵閣內培養一名對自己有利的言官。
只是沒想到,這個林志煥肚子里,還真有些墨水。
看來這次,自己歪打正著,沒挑錯人!
不過畢竟是自己挑的人,簡單夸兩句就是了。
“父皇慧眼識珠,這份答卷確實思慮嚴謹,”
“我大梁當今人才輩出,當真是件可喜可賀的大事!”
宋良同樣瞅了幾眼考卷,隨即不屑地冷哼了一聲。
“父皇,有句話,兒臣不知當講不當講!”
梁帝一揚下巴:“但說無妨。”
宋良臉上的表情有些一言難盡:“這試卷乍一看倒是寫得尚可,可有些細節,壓根兒就經不起推敲。”
“許多地方前后矛盾,甚至前言不搭后語,不知所云!”
“根本就不知道他想要表達什么!”
“恕兒臣直言,就憑這樣的水準,也想躋身文淵閣眾大學士之列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