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龍鱗說的雖然有道理,但并不絕對。只是武帝見李龍鱗如此堅持,他也不想在和李龍鱗多計較些什么。武帝沉聲道:“既然老九已經這么說了,那朕就聽你的,按照你說的去辦。”“來人!”“立刻傳朕有令,這次立下戰功,朕要大賞!”“戶部負責撥款犒勞全軍將士!”“禮部兵部負責貫徹落實那些戰死在沙場的將士們的善后,必須將撫恤金發放到其家人的手中!”眾大臣雙手作揖:“陛下放心,吾等這就去辦。”武帝望著李龍鱗,問道:“老九,朕這樣做你覺得滿不滿意?”李龍鱗微微一笑,說道:“父皇,兒臣自然滿意。”“只是這些戰死在沙場上的將士們,大多都是上有老,下有小的。”“恐怕僅靠那些撫恤金很難糊口,只能艱難度日。”“這安置犧牲將士可是大事,不僅關乎著社會安定,更是關乎著大夏的威名和聲望。”武帝點了點頭。李龍鱗說的有道理。這些兵卒對于大夏來說,對于一個帝國來說非常重要。特別是對待這些死去的將士。絕不能寒了將士們的心。若不然,以后誰還愿意上戰場?誰還愿意在戰場上拼命?武帝問道:“老九,你的意思是...?”武帝聽的出來。李龍鱗這是話里有話。所以武帝選擇支持李龍鱗的想法。李龍鱗沉聲道:“父皇,兒臣現在有一個安撫將士們的措施,剛好在這朝堂之上說出,與諸公商議一下是否可行。”武帝點了點頭。李龍鱗目光掃過諸公,眸中帶著一絲厲色。他知道,在當今大夏,兵卒的地位并不算高。哪怕他們在戰場上立下了汗馬功勞。但在袞袞諸公眼中,也只是一介炮灰,難成什么大氣候。這個時候,貪墨撫恤金這樣的事情,屢見不鮮。這種事情不僅影響了大夏的朝局,更是寒了將士們的心。所以李龍鱗便想出一個辦法,將這樣的想法扼殺在搖籃之中。李龍鱗沉聲道:“父皇,兒臣建議將這些戰死沙場的將士們授以烈士封號。”武帝一怔:“烈士?”李龍鱗解釋道:“是指那些為了保家衛國,開疆擴土,在戰場上奮勇拼殺,為了正義,為了民族大義壯烈犧牲的將士。”“他們雖是一個個不相同的人,但是卻做了同樣的事。”“他們為大夏的正義事業做出了貢獻,英勇壯烈的犧牲在了戰場之上。”“這些人應當受到相應的尊重,應當奉為百姓們的楷模。”“他們的家人也應受到應有的待遇和福利。”武帝微微頷首,陷入沉思。李龍鱗說的舉措非常有用。武帝便是武將。戎馬半生以來,他太明白將士們的士氣有多么重要。甚至有的時候,士氣能夠決定一切。只要士氣強于地方。三千將士也能推翻對方的王朝。武帝沉聲道:“老九說的這個建議,諸位愛卿怎么看?”諸公皆低頭不言。他們能怎么看?當然是鉆錢眼里看!死多少將士他們根本就不在乎。死的越多越好。他們只在乎自己能貪墨多少錢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