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著陳佩師吃榨醬面王謙就想笑。
沒辦法......這貨在春晚上演的那個《吃面條》小品的形象實在是太深入人心了,這時在現實中看到他吃面條,就忍不住回想起那個畫面來。
三十年后的年輕人,只知道脫口秀、知道本山大叔、知道開心麻花,卻很少有人知道......最早的喜劇明星中,眼前這位腦袋光禿禿、長得其貌不揚、一副小痞子模樣的家伙才是最牛的喜劇大咖。
他自從1984年和朱士茂合作登上春晚,表演小品《吃面條》之后,就火得一發不可收拾。
之后曾連續十一次登上春晚,是全國老百姓最期待在除夕夜看到的人之一。
此后,陳佩師又和他的父親老表演藝術家陳祥一起拍起了《天生我材必有用》系列電影。
這部電影的第一部,就是因為沒有電影廠給他們投資拍攝,無奈之下他們只好找個體戶化緣,好不容易湊出錢,把電影拍出來上面又說個人拍的電影不能上映。
最后還是陳老爺子找到相關部門去拍桌子,然后靠著他的面子,才讓相關部門不得不妥協,以一個成本價把成片給買了過去。
也就是說,他們雖然相當于是自費拍的電影,但卻沒賺一分錢,電影票房有多少都和他們沒有一分錢關系。
由于這個系列的第一部《父與子》的反響不錯,第二部和第三部拍攝的時候就容易多了。
當然,也是因為他們這種現代都市喜劇的成本相當低,不算他們父子的片酬,真就花不了多少錢,大部分投入都在膠片里面。
這也就導致他們在想拍這個系列的第四部《父子老爺車》,因為預算太高,結果就被電影廠那邊給婉拒了。
現在這個時間段,差不多算是陳佩師名氣處于鼎盛的時期。因此,雖然這次他是來尋求投資的,可是在面對王謙的時候,卻也沒有半點兒低三下四的樣子,吃起榨醬面來旁若無人,吃一大口面條,就一口大蒜,怎么爽怎么來。
王謙對他這種直爽的性格倒是挺欣賞的,等吃得差不多就開門見山地問道:“我可以給你們的電影投資,不知道陳老師還有沒有別的什么要求?”
陳佩師一口將碗里的面湯喝掉,很是隨性地用手擦了擦嘴,這才說道:“要求肯定有?。∈紫入娪暗耐顿Y必須一次到位,別拖拖拉拉的,到時候電影拍了一半費用沒了,我也沒辦法和劇組成員交待!”
王謙點頭說:“這點不成問題,你們拿出詳細的預算,只要沒什么問題,簽好合同后所有投資我會一次轉過去?!?/p>
陳佩師樂道:“那就好!第二點就是演員得由我來選,你們投資方不能亂塞人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