董月珠還真搜集到了一些附近的房地產轉讓信息。
中官村是去年才正式成立的,是準備按照漂亮國的硅谷的模式打造。
因為有著很多的優惠政策,再加上一些西方的經營理念的沖擊,當時中官村涌入了不少所謂的技科貿的企業。
當時在這條街上開電腦公司的都有,不過由于市場和技術的問題,很多匆忙建立起的科技側企業公司,壽命都短得嚇人。
雖然說這些公司基本上都還是國有公司下屬單位,可是國家的錢也不能由著他們隨便虧不是!
經過連續虧損后,有一些中官村的公司和工廠實在撐不住只能陸續撤離。就比如王謙此前從長盛電器手里買來的這處廠房和大院。
董月珠按王謙的吩咐,這段時間也讓人在中官村內打聽了一番,得知距離龍興科技不遠的地方,就有一信豐公司好像是京科院的下屬單位分出來的一個小公司,經營的是計算機相關產業。
但是在這個年代,計算機在國內算是剛剛才起步,生意好做也不好做......可能路子走對了,一單就能賺個幾十萬。但若是路子走歪了,頃刻之間就會血本無歸。
這家信豐公司顯然就是路子走歪的那種,創業沒成功,上級單位又不肯再給撥款,無奈之下只能撤走,剩下這中官村的門市和辦公樓就準備轉手出去!
這是一棟臨街的四層樓,一樓和二樓可開設門市,三樓四樓都是辦公室,后面還帶一個大概有兩千平米的院子和倉庫。
只是這棟樓似乎已經有單位有意買下,董月珠派人去接洽,對方的負責人表示這樓已經有人出價280萬,目前還在商談中,如果沒有超過三百萬的價格那就不用談了。
董月珠知道王謙拿下現在龍興科技這個院子的價格,這八萬平米的大院子外加一萬平米左右的廠房,還有倉庫和辦公樓,總共才花了五百萬。
可是那信豐公司只有一棟小破樓,外加兩千平米的院子,怎么看都是貴得離譜。雖說信達公司的大樓是在臨街的位置,但他們龍興科技又不是要做百貨商場,要不要臨街的位子都無所謂,于是便果斷拒絕了。
除此之外,還有一處位置比較偏僻的倉庫也在轉讓。
只是那些倉庫都是簡易而又破舊的鐵皮房,冬天不防寒、夏天還漏雨的那種。
這些破倉庫可以說是一錢不值,最多只能拆了賣廢鐵。但是對外要價也有260萬,但好處是那邊的面積比較大,連倉庫帶院子足有五萬多平方米。
所以董月珠的意思更傾向于買下那個廢舊倉庫,然后將倉庫拆掉,自己花錢蓋廠房或者是辦公樓都行。
唯一不好的是那邊位置比較偏,并且地勢比較低,倉庫后面就是一片荒涼的濕洼地。董月珠擔心要是到了雨季,一旦漲水的話那里肯定會被淹到。
王謙聽了董月珠的介紹兩眼就是一陣放光......
雖然他也覺得買下那個廢舊倉庫重新改造更合算一些,但是那棟三百萬的辦公樓也不能放過啊!
現在看著三百萬好像挺貴似的,信不信到了三十年后,這些錢你只夠買個衛生間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