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醫見效快的特點,卻對中醫的博大精深和見微知著、防病大于治病的理念知之甚少。
聶挽舟的父親是一名堅守中醫陣地的醫生,他對中醫有著深厚的熱愛和執著。
然而,隨著時間的推移,來找他看病的人越來越少,導致收入微薄,家庭經濟狀況逐漸陷入困境。
盡管面臨這樣的困難,父親仍然堅持教導聶挽舟:“中醫是我們老祖宗留下來的瑰寶,不能在我們這一代斷了傳承。”
當聶挽舟考上大學的時候,家里人都希望她能夠選擇一個更熱門、更有前途的專業,以改善家庭的經濟狀況。
但是,聶挽舟心中己經下定決心,毅然決然地報考了中醫專業,她要繼承家族的傳統,成為一名優秀的中醫師。
在大學期間,聶挽舟刻苦學習,鉆研中醫經典,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和實踐能力。
她深入了解人體經絡、脈象、中藥等方面的知識,通過大量的臨床實習和病例分析,積累了豐富的經驗。
她的努力得到了回報,不僅獲得了優異的成績,還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贊譽。
畢業之后,聶挽舟原本有機會進入一家大型醫院工作,那里有更好的待遇和發展前景。
但她卻沒有被這些誘惑所動搖,因為她深知中醫在現代社會中的困境,許多人對中醫持懷疑態度,甚至有些人認為中醫是迷信。
她決定用自己的行動來證明中醫的價值,于是她毅然決定回到家鄉,開辦一家中醫診所,為那些依然信任中醫的患者提供服務。
然而,現實的殘酷程度遠遠超過了她的預期。
診所位于城市邊緣,周圍環境惡劣,店面狹小而簡陋,甚至可以說是破舊不堪。
前來找她看病的人,大多數都是在大型醫院里耗盡了所有財產,但病情依然沒有得到改善,甚至被醫生宣告無藥可救、即將死亡的絕癥患者,其中大部分都是癌癥患者。
他們懷著最后一線生機,帶著絕望的心情